近年来,各种令人哭笑不得的“奇葩证明”让人苦不堪言,跑了不少"冤枉路"。11月20日,就读于某校的初中生小张,被学校要求开具"我与我家亲属之间关系"的奇葩证明。
>>“奇葩证明”再现
学校要求学生证明“我爸是我爸”
11月16日,远在外地就学小张被学校告知,需要开具"我与我家亲属之间关系"的奇葩证明。小张来到了户籍所在村委会开具了证明"我奶奶是我奶奶"、"我爸是我爸"等家庭证明。交到学校后,校方不认可,要求必须出具派出所开具的证明,没办法小张又二次返回户口所在地。 11月20日,当小张来到云南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茨营派出所说明原由后,值班民警核实,小张家户口册上一共5人,户主为小张的奶奶,还有其父母等其他成员。其持有的公民户口薄可证明小张与其亲属之间的身份,且证件合法有效。(来源:云南网)
>>警方“怒怼”
若再让群众往返跑路,将通报学校上级主管部门、纪检监察机关和新闻媒体
“公安机关已不再出具此类证明,若再让群众往返跑路,将通报学校上级主管部门、纪检监察机关和新闻媒体。”按照2016年9月1日,公安部等12部门联合出台《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》文件,其中户口簿及身份证能证明公民信息不能再开具相关证明。但小张就读学校不承认户口簿信息,还让其来回奔波,在此,茨营派出所为方便群众办事,特开具"不予出具证明告知书",告知学校派出所不予出具证明的原因和依据,并要求学校不要再让群众往返跑路。(来源:云南网)
>>媒体盘点
近年来出现的十大奇葩证明
1、老人欲领异地社保 被要求证明自己活着
“证明一个大活人健在,要盖好几个章,真是把我老腿都跑断了!”张大爷很生气。他说,妻子黄阿婆原来在邵武市工作,社保地就在邵武市。退休后,邵武的社保中心每年都要求张大爷寄一张证明黄阿婆还活着的“健在证明”,才有资格领取社保金。张大爷想不通,异地社保为什么要这么麻烦?一个大活人活着,有什么好证明的呢?
2、市民迁户口,要证明“你爸是你爸”
50多岁的西安市民刘先生因为单位房子拆迁,在为自己办理户口迁移时就遭遇了奇葩证明。西安市范围内迁移,转入转出地又都在高新区,没想到派出所听刘先生说要和父亲迁到一块,让他去办父子关系证明。为了证明“我爸是我爸”,刘先生不仅请91岁的老父亲回原单位开证明,还四处奔波,从1963年父亲的干部履历表中找到他是他爸儿子的“蛛丝马迹”。
3、找工作,要开品行端正证明
去年郑州市多个社区的工作人员吐槽说,来社区开各类奇葩证明的太多了,比如人品证明。开这类证明的多是准备应聘保安、内勤等工作的,此外各种司法、教师考试也要求开具品行良好证明。
4、兑换残币,要看孙女“撕钱”证明
57岁的张安在家负责带孙女,2014年的一天中午,张安在厨房忙做饭时,孙女拿起客厅茶几上的几张百元大钞叠着玩。待张安端着饭出来,桌上已是一堆“红纸片”。张安戴着老花镜一点一点地将钱拼起来,但还是缺了几块,于是去银行兑换残币。“想着能兑换多少就兑换多少,可银行非得让我去社区开个证明,证明这钱就是我孙女撕的。”张安说,他找到社区,工作人员说这根本就没法开,他们也没亲眼看见钱是不是孙女撕烂的。
5、自愿引产,要开“社区同意”证明
“我要去医院做引产手术,但医院让找社区开个证明。”2014年,郑州女子陈风(化名)来到金色港湾社区居委会,要求社区工作人员给她开个同意引产手术的证明。社区办事员张萍听完后很诧异:“做引产手术不是自己愿意就能做吗?为啥还要让社区同意呢?”对此,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工作人员解释,年满20周岁、怀孕14周以上的妇女终止妊娠的,应提供乡(镇)政府或者街道办计生机构出具的证明,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。
6、出境旅游 要求出具母子关系证明
北京一位陈先生一家三口准备出境旅游,却被要求出具陈先生和紧急联络人的母子关系证明。陈先生早已落户北京,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上早就没有了陈先生的信息。头疼之际,有人给陈先生指了一条道:到父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个证明。先不说派出所能不能顺利开出证明,光想到为这个证明要跑上近千公里,陈先生就恼火。最后这一难题的解决,得益于向旅行社交了60元钱。
7、车在大风中被树木刮伤,理赔要出示“风力证明”
据《山东商报》报道,陕西咸阳一位市民的车辆在一起大风中被树木刮到,到保险公司理赔时,被告知需开具“风力气象证明”,这位市民到气象局开证明,工作人员告诉他要收取600元的费用。他质疑收费依据,工作人员表示,“收费是为弥补气象事业经费不足。如果你觉得600元贵,咱们可以再商量。”
8、补办骨灰存放证,殡仪馆让开“遗失证明”
据《当代生活报》报道,有次南宁新竹路社区居民到居委会办事处,要求开具一张“骨灰存放证遗失证明”。在沟通之下,该居民吐露了心中的难处,该张骨灰证遗失证明是他为自己的前妻开的。他前妻离世后,骨灰一直保存在殡仪馆,但最近他不小心弄丢了该张骨灰存放证,于是他想请殡仪馆再给他重新办理一张,可殡仪馆要求他出具遗失证明才能帮忙办理,于是他只好求助于社区。
9、应聘幼儿园校车司机,要开不喝酒证明
据《大河报》报道,郑州汝河路办事处金京花苑社区副主任张女士说,有一次,一名男子来到社区要开一个不喝酒证明,让张女士哭笑不得。原来,这名男子应聘了幼儿园校车司机的工作,幼儿园要求校车司机必须平时没有喝酒的习惯,并要求他到所在的社区开具这样的证明。
10、买房,被要求证明“结婚前未婚”
张小姐户口设在太湖县,2013年10月在安庆开发区买了一间预售屋,办理公积金贷款,应安庆市房屋置业担保公司要求,前往太湖县民政局办理未婚证明。张小姐今年3月入住新房,担保公司通知她办房产证,并告知如未婚,需再开具一份时间截至当时的未婚证明,如已婚带结婚证前来即可。为避免奔波之苦,张小姐便和男友领了结婚证。没想到张小姐5月7日下午接到担保公司开发区营业部通知,说办房产证的资料已转到营业部,要她来签字,不仅要带结婚证等证件,还需开具2013年10月至今年3月间未婚证明,以证明她在买房至结婚期间未婚。(来源:中国警察网)
>>媒体评论
奇葩证明背后的懒政之风
“奇葩证明”不是新鲜词了,继各地公安部门“怒怼”银行等事件后,仍然不断上演着学生手持毕业证书、学历证书等,依旧无法证明入学的事实。笔者认为,高校喊话奇葩证明背后,折射出不少用人单位的“懒政”现象,不应纵容。
笔者认为,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有两点。一是单位不想承担责任,有学校戳的“红印章”,即使出了问题也与单位无关。二是官僚作风所致,不为员工着想,折射出部分单位懒政怠政的不良作风。
“奇葩证明”不仅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调侃,更是麻烦当事人的行为。希望更多单位以身作则,克服懒政,踏实办好每一件事。(来源:东南网)
莫让奇葩证明使百姓苦不堪言
想要简政放权,政府就要简化流程、创新服务方式,推进网上办理和网上咨询,依托“互联网+”推进部门间公共服务信息共享。今后老百姓可以不跑“冤枉路”了,变“群众奔波”为“信息跑腿”消灭奇葩证明,让老百姓顺顺当当、痛痛快快把事办好了。
通过简政放权激发制度和体制的潜力,让改革释放出更多的活力,让民众享受到改革的红利,让老百姓办起事情来更加高效便捷,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,更好的为人民服务。